嗨!歡迎來到遛音響6HIFI 請登錄 免費注冊
400-068-4885
音響評析

美國 艾格斯頓Eggleston 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行云流水般的活生躍動與極輕柔至極剛猛的動態

2017/11/14 17:28:40

|
9841


這對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型號裡有著「III」、「Signature」又有「SE」(Special Edition)等關鍵字,既是「第三代」、「簽名版」又是「特別版」,想必是有著悠久發展歷史的經典款了?沒錯,EgglestonWorks在1992年于美國田納西州孟斐斯(Memphis,也是貓王的故鄉)創立,第一代的Andra在1997年推出,立即就獲得美國《Stereophile》雜志年度推薦喇叭大獎,2002年所推出的第二代Andra II擷取了旗艦Ivy與二姐Savoy的研發成果,外觀與配置單體尺寸沒變,但身高由952mm(37.5吋)增高至1168mm(46吋),接著在2009年推出第三代Andra III,后續又有Signature SE版的出現。一款喇叭在推出20年后仍與時俱進,音樂重播性能不斷進步,而且價格還僅增加不多,實在值得音響迷及愛樂者多多關注。你知道嗎?第一代Andra推出時的的參考售價為14,700美元,與當時火紅的Wilson Audio WATT+Puppy相近,但二十年后最新款Andra III Signature SE參考售價僅上升到27,900美元,相較于當前不少漫天喊價的品牌,EgglestonWorks可說是相當實事求是的難得廠家。

有所堅持、始終如一的喇叭品牌

此次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的外燴評測在「雅藝風華」臺中經銷商「庫克利影音環控家電」視聽室進行,除了主角Andra III Signature SE(上圖右)之外,視聽室側牆也陳列了EgglestonWorks 的其他喇叭,包括上圖左側的Dianne SE與中間的Emma SE兩款。從這個角度可觀察到EgglestonWorks喇叭幾個堅持的設計特徵:略微往后傾斜以得到單體發聲相位一致的前障板、高音單體鎖固在額外厚鋁板以降低震動影響、中音及中低音單體邊緣貼近側板以降低繞射、鉆石切割以降低內部聲波共鳴的音箱。

從正面觀察,左側Dianne SE與Emma SE除了一支1吋軟振膜高音,所配備的中低音單體尺寸都只有6吋,卻有著3吋直徑的音圈,所求自然是敏銳快速且精準的中頻反應。而右邊更大的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除了1吋高音一支、6吋中音兩支之外,前障板下方還有另一支12吋低音單體;不過,您可不要以為Andra III Signature SE就只有這四支單體,因為它是三音路五單體架構,音箱內還藏有另一支12吋低音,與外面這支12吋低音形成Isobaric等壓運作架構(Dynaudio前旗艦喇叭Consequence也是類似的作法)。

為了讓單體發聲受到音箱影響的程度降至最低,Andra III Signature SE前障板邊緣都盡量靠近單體,高音單體附近更有向兩側及后方「大切」的鉆石型切割,這也有讓音箱內側除了前后障板之外都相互不平行之好處。

從后側上方這個角度觀察,后障板是長方形與另一個六邊形之結合。其實,即使Andra III Signature SE前后障板是略向后傾斜之平行面,兩者的形狀與面積也是不相同的。

包括Andra III Signature SE在內,所有EgglestonWorks喇叭都採用十分厚實的MDF板制作音箱,在前障板部分甚至使用了兩層,而且音箱內部的結構非常復雜。其實,創辦人William Bill Eggleston在創立EgglestonWorks之前,所開設的就是高級家具工廠,老師傅精致的木工工藝及打磨功夫,就是 EgglestonWorks能制作出造型那么繁復喇叭的關鍵。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頂板后側向下斜切的角度有多么大。此外,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音箱做工已經十分扎實了,EgglestonWorks還在其音箱上半部左右側各鎖上一片厚鋁板,來進一步抑制音箱震動對高音及中音單體之負面影響,此種作法在業界相當罕見。

Andra III Signature SE音箱上半部也多加了一塊厚鋁板來抑制震動,不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只有高音單體(Dynaudio T330D)是鎖固在這塊厚鋁板上的,另外兩支6吋Morel碳纖維振膜中音單體只是邊框被厚鋁板蓋住而已,實際上兩支中音單體仍然直接鎖固在音箱前障板上,而高音單體則可經由厚鋁板抑制中音及低音單體透過音箱傳遞過來的震動。對了,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有一個特點不能不提,它的兩支中音單體并沒有經過任何分音處理,換句話說,此喇叭等于是「全音域」發聲的中頻加上高音與低音兩端,也由于中音單體直接與擴大機相連,讓廣大中頻段的音樂細節更豐富直接。

前面提到Andra III Signature SE在低音部分使用了Isobaric(等壓)結構,除了外面這支12吋低音單體之外,「肚子」內還藏了另一支12吋低音單體(Andra III Signature SE使用的兩支低音單體是Dynaudio制品),用裡面的低音單體同步運作讓外面的低音得到等壓效應。如此作法的優點在于可得到更低的低頻延伸、可降低低頻之失真、提升低頻的靈敏度,也讓Andra III Signature SE能有超過其體型的更良好低頻表現。這款喇叭在小音量時細節依然豐富,又能輕鬆呈現極弱到極強的音樂動態,此種Isobaric音箱設計應有極大的幫助。

這是EgglestonWorks工廠內Andra III Signature SE前障板(左)與音箱半成品(右)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下半截低音音箱內裝設內部12吋低音的框架。另一方面,Andra III Signature SE低音音箱內竟然還有許多小金字塔般的突起結構,顯然是為了打散內部聲波之共鳴、得到更清晰均勻的低頻表現。

一般而言,Isobaric多是密閉式音箱設計,但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背面竟然還有一個小反射孔,因此內部12吋低音正面與外部12吋低音間為密閉式音箱,但其背波則為低音反射式發聲環境,這是EgglestonWorks獨特的架構設計。對了,各位有沒有注意到EgglestonWorks喇叭這「法拉利黃」的烤漆相當亮麗,這可是汽車級的高精細烤漆哩!

由「庫克利影音環控家電」設計開發的前后級驅動

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頻率響應規格為18Hz至24kHz(-3dB),發聲效率雖有88Db,但基于特殊的低音架構其實并不容易推動,以往總要出動大功率后級方能妥 善掌控,但Andra III Signature SE對前端器材音質反映敏銳,既要求大功率又要有好音質,要推好它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庫克利」這個聆聽空間還真不小,寬度有4.35米、深度近10米、高度則有2.86米,計算一下地板面積超過13坪,更提高了對擴大機性能之需求。

數位訊源使用的是Denon DCD-SA11 SACD/CD唱盤,此機的機械結構非常扎實,音樂重播表現亦相當中性寫實。

前后級擴大機呢?出乎意料地是搭配「庫克利影音環控家電」自行研發設計的前后級,在現場聆聽時「庫克利」秀出許多客戶音響系統的照片,其中不乏B&W旗艦系列喇叭等歐美頂級Hi-End器材,由此可見「庫克利」這套前后級確實有兩把刷子,稍后在此搭配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的聆聽表現,也印證了「庫克利」前后級確實性能優異。

「庫克利」前級的背板相當簡潔,全部的輸出入端子都為XLR接頭,顯示其內部是全平衡放大架構。

「庫克利」前級的實售價是新臺幣45,000元,雖然使用OP AMP晶片為主要放大元件,但內部配線架構倒像是真空管擴大機一般,所有內部線材與零件都精挑細選,電容與晶片頂部也幾乎都貼了抑震膠,顯然經過審慎的調音處理。

音量控制可變電阻是四連式的,當然是高精密度、低誤差的制品。

「庫克利」后級有兩款,基本架構相同,差別在功率輸出為每聲道180瓦或200瓦(8歐姆負載時),實售價分別為新臺幣75,000元與100,000 元,試聽評測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時使用的是200瓦出力之版本。

「庫克利」后級內部一看就是標準的大功率擴大機架構,左右聲道各有一顆大型環形電源變壓器,左右聲道電源也是完全獨立的,基本上左右聲道就只有共用一條電源線而已,是Dual Mono的雙單聲道架構。從這個角度觀察,可發現在電源部分使用了多種不同品牌型號的濾波電容,當然也是經過試聽比對選定的。另一方面,「庫克利」連電源電路板支柱都混搭了金屬與塑料,這當然也是調音處理的環節之一。

200瓦出力版本「庫克利」后級每聲道使用了三對功率晶體,后級放大電路以上下兩層立體化配置。

「庫克利影音環控家電」這個聆聽空間地面鋪設了地毯,牆面與天花板則使用了多種保力龍及木質擴散板作聲學處理。

美國,艾格斯頓,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Signature SE喇叭
? 欧美熟juliaann厨房_老男人久久青草av高清_国产在线98视频播放_欧美黑吊粗大猛烈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