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意力 Elac FS507 VX-JET落地箱-具備Elac高階基因中最可親的選擇
2018/8/18 11:18:36
|
在Concentro推出之前,Elac的500系列就是旗艦。500系列推出幾年了,始終只有兩款,一個是4音路的FS509 VX-JET,一個是3.5音路的FS507 VX-JET。前者比后者體積更大,且多了一個水晶振膜中音,雙低音口徑也更大。Elac其他的系列都有書架喇叭,偏偏500系列沒有。料想Elac自己也承認,就算他們多么會做小喇叭,但真要追求極致的表現,還是落地喇叭表現的更全面一些。
郭總編三年前就寫過FS509 VX-JET的評論了,不過,我似乎比他幸運一點,那次他是去統領音響試聽,只有一個下午可聽,這回代理商把FS507 VX-JET送來編輯部,我可以慢慢享受。
FS507 VX-JET(后文簡稱FS507)的設計不同于下級系列的老弟們,即便都是使用JET氣動式高音,但其他系列喇叭都是獨立高音,FS507卻是使用高音/中音同軸單體。誰也用上同軸單體?這兩年在音響展里曝光率很高的Concentro正是。只不過,Concentro的同軸單體跟500系列又不一樣,那是專門為Concentro量身打造的X-JET同軸單體。我們若這樣看,Elac只在高階喇叭上才用上同軸中高音,而FS507是Elac旗下配備同軸單體最可親的一款。
這個同軸單體有什么本事?為什么我要強調這個特色?Elac的JET氣動高音單體(Air Motion Transformer)無須太多介紹,都是他們自家制作,從1993年推出以后,迄今已到第五代。氣動式高音的發聲面積大,比傳統的半球型單體有更高的發聲效率??墒?,氣動式高音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振膜面積大,振動時的噪音也會比較大。Elac在最新的研究上,利用新的阻尼涂料,抑制振膜的噪音,并進而降低失真。振膜厚度僅有0.84mm,磁力系統則用上強磁且永久有效力的釹磁鐵,讓這個JET 5的氣動高音不僅有更高的效率和音壓,頻率響應更可達50KHz,比起一般傳統絲質軟半球高音的20KHz高上許多。高音用上自家招牌JET 5氣動高音,這點是毋庸置疑的選擇。
但是,不同于其他小老弟,FS507以上的喇叭,把高音和中音做成同軸結構,讓它們以點音源方式發聲。同軸結構的單體有什么好處呢?最大的益處就是解決各單體時間相位差的問題。不同頻率的聲音傳遞速度不一樣,高音跑得快,低音跑得慢。相較于低頻,人耳對中頻和中高頻的聲音相對敏感,如果高音和中音抵達的時間不一致,我們很容易感受到這個差異。如果不是全音域單體,全頻段的聲音都來自一個單體,工程師都得花功夫去解決時間相位的問題。喇叭廠商通常會用幾種方式來解決,一個是利用喇叭的后傾來修正,讓高音比較后退一點,中音/中低音往前一點,藉此來修正時間相位差。另一個則是透過分音器來修正,喇叭外觀不必動,但是透過分音器設計來修正時間相位。第三個方法就是采用同軸單體,把高音和中音做在同一發聲軸線上,這樣就能克服時間相位不一致的問題。那低頻為什么可以獨立呢?因為低頻的指向性比較弱,所以低音單體可以另置,把較敏感的中高音作在一起。
這個VX-JET同軸單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前后可調。在FS507背后有一個旋鈕,用家可以旋轉旋鈕來調節同軸單體的水平位置。前后有8mm的距離可以微調。8mm,不到一公分耶,這么短的距離,調了會有差嗎?有的,您絕對聽得出來。我試聽之初,先把距離調到最前面,這時,聲音感覺比較沖一點,刺激一點,音像前傾一點,如果我音量開大了,聽起來會比較吵。我若把同軸單體調到最靠后的位置,音色會稍微暗一些,音像會后退一點,可是,我覺得活生感也少了。旋鈕旋轉一圈會前進/后退0.5mm,我以爵士樂曲和藝術歌曲試聽,配合喇叭擺放的位置和投射角度,最后定案在5mm的距離,那是我在U-Audio試聽室里聽起來最平衡的位置。這個調整有什么準據呢?我認為你得自己聽。原則上在吸音多的軟調空間里,又或者您的座位離喇叭距離比較遠,可以把同軸單體往前移一點;反之,若您的空間屬于硬調空間,反射音比較多,座位距離喇叭又比較近一些,可以試著把同軸單體調后一點。即便有這個大致的原則,您都還是得靠自己耳朵來聽,每個人喜歡的聲音不一樣,Elac在FS507以上的喇叭上保有這個調節功能,對于用家來講,確實方便。
至于中音和低音的振膜也都是Elac的招牌技術。這個稱為水晶振膜(Crystal Membrane)的材料,是Elac經過多年開發出來的。Elac認為傳統的紙盆振膜剛性不夠,當單體在進行活塞運動的時候,會出現盆分裂失真。所以他們采用鋁合金振膜,不僅硬度夠,內阻也高,因此能降低振膜本身諧振對頻率響應線性的影響??墒?,為了提升振膜的剛性并提高內阻,他們還做了兩件「麻煩事」。第一,這不是單純的鋁合金振膜,而是複合了鋁合金和紙盆的複合振膜,當中使用了特殊的黏著劑,構成一個三明治的結構。第二,他們在振膜表面壓出類似水晶的立體紋路。這紋路在光線照映下,相當漂亮,但原廠這么做可不是為了好看。壓出紋路是為了提高剛性,消除諧振,進一步減少失真和音染。Elac是家技術本位的公司,與聲音無關的事,多半不會做。
FS507配備兩只180mm的水晶振膜低音,長沖程設計,最多可達+/-15mm的沖程。光看那個厚實飽滿的懸邊,就看得出不簡單,原廠稱之為double-asymmetrical設計。
箱體做工扎實,內部還有隔板區隔腔室,避免單體背波互相干擾,并且可強化箱體結構。雖然方正的造型,不像Concentro那樣有變化,但是做工細緻,很是耐看。表面還有鋼琴烤漆的亮面涂裝,編輯部收到的胡桃木皮版本,此外還有黑色鋼烤和煙燻色鋼烤可選。低音反射孔開在底部,因此喇叭用四個金屬腳柱撐起,留下一個釋放低頻的開放空間,下面再接底板和腳錐。這個腳錐采用實心黃銅制作,表面鍍鉻。鎖定腳錐的螺絲用上M10的螺絲,比一般常見的M8更粗壯。喇叭端子有兩組,高低音各一組,可供Bi-Wire雙線連接,或用雙擴大機驅動。一般喇叭廠附上的跳線多是一塊銅片,Elac附給FS507的跳線品質不俗,是Van den Hul的The Wind MK2喇叭線制成的,線芯為鍍銀無氧銅,線徑有10.5AWG。
我在U-Audio試聽室里,將FS507擺好位置,先以一張德文藝術歌曲來調整喇叭的位置,藉由簡單的編制,抓一個最適當的距離和角度,好凝出一個清楚且扎實的形體,包括人聲和鋼琴,并且透過德文豐富的子音發音,找到細節和厚度的平衡。我把喇叭拉開約2.4米,座位區落于正三角形頂點略后一些的位置。兩喇叭正面朝前下,音場開闊,但是結像不夠扎實。若把喇叭對準聆聽區,我坐在椅子上看不到喇叭內側箱身,這樣聲音很凝聚,但是音場略小。我試著一點一點減少內傾角,最后定案的角度大概是我坐在座位上,喇叭正對我的肩膀;此時聲音在厚度、結像以及音場開闊度上取得一個讓我滿意的平衡。每個人對聲音的要求不同,空間條件也不一樣,我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您,用家擺位還是要多嘗試。
搭配的器材是North Star Design Model 192轉盤,DAC則挑Audiomeca Elixir,取其更豐盈油潤的質地和濃郁芬芳的音樂性。擴大機則有兩組,一個是Aesthetix Calypso前級和Atlas Stereo后級,另一個則是Octave VA80 SE綜擴。前者是200W的大功率后級,后者也不簡單,每聲道一對KT150功率管伺候,有120W出力。
用Aesthetix前后級來推時,低頻顯得豐滿厚實,聽起管弦樂好生過癮,那低音弦樂的厚度著實迷人。Aesthetix的音場寬闊,催起FS507,很容易就把一個大舞臺、大畫面給帶出來。而且,Aesthetix的聲音帶有溫潤滑順的質感,雖然后級Atlas是晶體機,但在輸入級加了真空管,讓音樂增添了溫暖潤澤,聽起來比我接下來嘗試的Octave VA80 SE還要濃郁一些。換上Octave,低音量感略少一點,聲音卻更鮮活立體,形體更凝聚扎實,輪廓線條較為鮮明,還有更豐富更漂亮的音色,甚至連速度比之Aesthetix有過之而無不及。兩相比較下,我個人更偏愛Octave VA80 SE和FS507的搭配,后面為文也主要以搭配VA80 SE的聽感為準。巧的是,這兩個牌子都來自德國,這樣會不會太冷太生硬?聲音會不會太犀利太刺激?
一點也不,不然我也不會花這么長時間聽這個組合。
我們對于德國音響器材總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德國的器材就是比較剛硬比較冷感,音染少也就情感少,細節豐富但是恐怕會噪。我要說,這真是刻板印象,德國廠商做事情講求務實,很重視科學和理論依據,也重視量測的結果。但音響本來就是物理和科學的產物,音響的工作本是物理性的,如果不能有科學和理論支撐,恐怕難有理想的重播。
而且,當這些廠商試圖將產品推展到世界各地,他們所接受到來自各國回饋的訊息,幫助他們修正既有的聲音美學?,F在的Elac在聽感上,跟以前的Elac有很大的不同,這幾年我聽到的Elac,從240系列到500系列,高音部分的柔順度提升不少,一面能有寬廣的向上延伸,一面能保持清晰透明的音樂畫面,一面還要增進聲音的厚度降低吵噪感。這已經不只是美學的問題了,其實更多是材料科學和技術進步的成就。
用Octave VA80 SE推起FS507音樂聽起來真是活潑生動。這個活生感在爵士和藍調音樂上特別顯著。聽James Blood Ulmer的現場演出,用Aesthetix來推,聲音更飽滿一些,更壯碩一些,鼓聲的顆粒也比較大,特別是腳踩大鼓,還帶著一點膨松和彈性。銅鈸敲得燦爛,悉悉簌簌的沙沙感,輝煌卻不刺耳。James是藍調老手,歌唱時抖音運用純熟,那聲音的顫動感,加上唇齒音和沙啞的喉韻,音像真是寫實。換上VA80 SE,聲音的質地收得更緊更密,更好的密度,也造就了更清晰立體的輪廓。腳踩大鼓和電貝斯的顆粒收的干凈一些,節奏感更好,整體畫面更為清楚。一個我不得不提的,不管我用哪一臺擴大機,我都不感覺聲音噪耳,不管銅鈸怎么敲,不管歌聲怎么唱,不管電吉他怎么飆,FS507有著生動活潑的畫面,有著豐富的資訊,可是,就是不顯吵。
再舉一張唱片為例,鼓手Bertrand Renaudin領軍錄制的La traversee du jour專輯。第一軌的吉他、薩克斯風和鼓聲都有一流的實體感,這播放鍵一按下去,可以感受到VA80 SE把FS507的聲音收得干干凈凈進而呈現出高密度高質感的聲音。定位杰出,也值得一夸。當聲音密度一高,聲音都具體化了,就容易突顯出定位。每個發聲體的位置都清清楚楚,FS507的這個同軸中高音確實不簡單。第二軌那個鈴鼓的敲擊質感是一流的,除了鼓皮振動外,還有銅質鈴片碰撞的金屬質感,我聽到一個清楚、有層次的畫面。是的,聽到一個畫面。第六軌的打擊樂,由小而發,漸漸大聲,聲音越大,低頻也越豐富,敲擊的沖擊感也越強。FS507在Aesthetix驅動下,聲音寬松,打擊樂的震盪迴響比較豐富,Octave推出來的聲音比較凝聚,打擊樂尾韻較短一點,但是空間更清晰一些,FS507把不同擴大機的性格都指點出來了。第九軌是浪漫的爵士曲,吉他的撥奏力量強悍,那是Renaudin的演奏風格無誤。FS507的身軀不大,但是低音表現驚人,深沉的貝斯有著充足的低頻量感,對比于搶眼的吉他演奏和從未停歇的鼓點節奏,FS507讓樂曲呈現出完整的風貌。我不是錄音師,也不在錄音現場,怎敢說這是完整風貌?基于對樂器聲音的認識,我認為FS507已經做得太好了。
既然說到了聲音的質感,我再用一張專輯來說更清楚一點—Philips那張阿格麗西、佛萊里等人合作的圣桑動物狂歡節。我喜歡用這張來測試音響的器樂質感,這里面運用了夠多的樂器,比其他的室內樂曲更豐富多元。透過FS507我聽見一個活生的舞臺,樂器的定位、實體感不消說,都是一流的表現。另一個活生的來源就是樂器的發聲質感。開頭的獅王進行曲,鋼琴顯得堂皇富麗,琴音力量十足,模仿師王吼叫的琶音,上行再下行,那個琴韻豐富,頗顯威儀。五部弦樂像是一個縮小版的管弦樂團,配合鋼琴演出,弦樂的擦弦感甚好。次軌是公雞與母雞,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好不好,就聽這里。FS507的聲音溫暖而有厚度,聽起小提琴一點不會刮耳。第三軌野驢和第六軌的袋鼠,以雙鋼琴彈出分解和弦,琴聲顆粒爽朗清晰,卻又不顯犀利冷感。聽第五軌,鋼琴的琴音密度甚好,還有著飽滿的顆粒感,光澤溫暖。伴隨的低音大提琴張力十足,飽滿厚實,深沉有力。我說FS507的高音不吵不噪,又說它音色溫暖,會不會高音不夠漂亮???你聽水族館就知道了。鋼琴配上鋼片琴,呈現出一種晶瑩澄澈的水中世界。我在Octave VA80 SE搭配FS507下聽到了帶有潤澤甜度的高音,真是美極。FS507真的還需要超高音嗎?
第八軌的長耳動物里的小提琴可以證實我說的FS507確實不帶火氣,不然,以這樣寫實的錄音,聽起來可難受了。第九軌的布穀鳥,由單簧管模仿其叫聲,卻是在后臺吹奏,有著特殊的空間距離感,FS507把這些資訊表達得非常充分。鳥籠當中的長笛圓潤有形,氣音細節豐富。有趣的化石,摻入的木琴敲擊活潑又有精神,這個JET的氣動高音確實不簡單,高音域的厚度很好,而且似乎充分解決了氣動高音發聲時物理上的噪音問題,高音聽起來又清又甜又有水分。
聽Radu Lupu彈奏舒曼的鋼琴協奏曲,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版本,FS507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把樂團的氣勢給帶出來了。舒曼的鋼琴協奏曲骨子里是浪漫的,但這浪漫的聲調卻不只是柔情的,也有激情的。柔情時,要表現出那個溫柔,那個細膩,激情時,要傳達出那個激昂,那個熱切。第一樂章開頭就是樂團和鋼琴的強奏,充滿勁力和氣勢,接著木管奏出深情的主題,隨即由鋼琴反覆,之后導入樂團的變奏。FS507給了一個寬大開放的舞臺,聲音的能量感從來對Elac喇叭來講都不是問題,FS507當然也無例外。倒是在交響樂團演奏時,怎么把繁複的音樂動態變化以及寬廣的頻寬表現得自然,FS507的擴大機搭配就要講究了。如果要把樂團的豐滿能量推出來,配上功率大一點的擴大機,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原廠建議的擴大機功率是60~500W,500W可見Elac對于單體的耐受性有多高的信心,也間接暗示用家想推好FS507,大功率擴大機不可少。
Aesthetix Atlas每邊有200W,推起FS507算是穩當,美中不足的是Aesthetix的聲調比較柔軟一點,溫和一些,沒把Elac的狠勁推出來,在樂團齊放之后,收尾慢了一點,或許營造出一些類似音樂廳的迴響感,但是足讓人挑剔這個搭配不夠俐落。配起110W的Octave VA80 SE,雖是管機,但是功率輸出強勁,在110W輸出功率下工作,FS507被控制得很好,整體反應速度很快,該放該收都確實而且到位。音場透明且層次清楚,在第三樂章末了不時以賦格手法堆疊情緒,帶出一個又一個的高潮下,VA80 SE推起FS507,把這充滿幻想氣質的樂章表現得精彩極了。若把VA80 SE切入70W的輸出呢?Octave的管機可以切換高輸出和低輸出,配合更換不同型號的管子,品嘗一機多風情。切入低輸出的70W,聲音變得更干凈,密度更好,質感更優,聲音的光澤感也更進步,表現起木管的甜潤以及鋼琴的繽紛,就更讓人印象深刻。推起大場面的樂段,擴大機切入70W工作下,FS507并不感覺明顯吃力,只有在動態最大之處,如果音量太大,會感到少了點馀裕和從容,音量調降一些,就找回輕松感了。我認為若追求更好的音質,擴大機本身的聲音質感最重要,60、70W的功率不是問題;如果要追求龐大氣勢,并且推出Elac的豐厚低頻,大功率就不能免了。倘若要推出質純精細又寬松的低頻,恐怕只能往高價位Hi End擴大機里找了。
Elac FS507 VX-JET具備了Elac高階的基因,應用了原廠最新的技術,在Elac頂級產品線里,擁有最嬌小的身軀。在一般家庭空間,放上Concentro或FS509固然氣派,就怕空間容不下那個低頻和聲音能量。小一點的FS507,性能依舊卓越,聲音表現也不遑多讓。如果您家沒那么大的空間,想要體驗Elac的極致魅力,FS507 VX-JET是最理想的選擇。
型式:3.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JET 5氣動式高音單體×1,50/ 105mm AS-XR環形中音單體×1,180mm AS-XR低音單體×2
頻率響應:26Hz~50kHz
分頻點:180Hz,550Hz,2.7kHz
靈敏度:88.5dB
平均阻抗:4歐姆
建議擴大機功率:60-500W
峰值輸入功率:300W
尺寸:1,198×280×413mm(H×W×D)
重量:3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