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功能完善,聲音端正大氣,對得起售價 TEAC(第一音響) NT-505SE
2020/5/8 11:29:59
|
當我拿到NT-505SE之后,看到它的外形和功能,我就想起了兩年前的UD-505的DAC/耳放一體機,而同期還有一款叫NT-505網絡流媒體播放器。它們兩者之間的核心部分都是完全一致的,但因為側重點的不同,所以它們之間在設計及功能上存在異同。例如異步USB Audio、藍牙接收模塊、可控音量輸出、外部時鐘信號輸入都是兩者共有的功能,且有可共用的軟件。不同點在于UD-505是DAC/耳放一體機,它提供了模擬音頻輸入接口,將耳放部分開放出來,而且耳機接口也提供2個6.3mm 和1個4.2mm規格的耳機接口。而NT-505是流媒體播放機,具備網絡流媒體播放模塊和前面板上的USBType-A接口,可以直接播放音樂文檔,取消了模擬輸入。耳機口部分只保留了4.4mm規格的Pentaconn耳機接口。后來,TEAC對這兩款機型再次進行升級,型號分別變成UD-505SE和NT-505SE。這次的升級就是針對藍牙部分,可以支持華為的HWA藍牙音頻傳輸協議,與同樣支持HWA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連接時,聲音品質得到提高。
除了NT-505SE和UD-505SE兩款新品,TEAC的5系列音響器材里面還有一款AP-505的新品功放 。TEAC公司在NCore功放模組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每聲道的輸出功率為130W,并提供BTL模式和單聲道模式來提高驅動力。這款功放是用于搭配NT-505SE(或UD-505SE),這使得TEAC從數字播放到音箱驅動方面形成了一個既小型化,多功能,又簡潔的解決方案。
NT-505SE有兩個可使用的軟件,分別是TEAC HR Audio Player(Windows版本和MAC版本)和TEAC HR Streamer移動端App,分別用于PC HI-FI和網絡流媒體播放使用。此外,TEAC還提供Windows和MAC版本的驅動程序。其中,MACBook是不需要安裝任何的驅動程序就能直接使用NT-505SE,但你需要使用Bulk Pet功能的話就需要安裝MAC版本的驅動程序,而Windows版本的是ASIO驅動程序+BulkPet功能。TEAC HR Audio Player我一直保留在電腦里面,它是一個很傻瓜式的,非常方便易用的播放軟件。軟件會自動地識別NT-505SE的驅動程序,且不需要再安裝什么組件,插件之類東西,不需要設定太多的參數,又可以直接播放多種數碼音樂文檔。而TEAC HR Streamer是安裝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軟件,用于控制播放機和選曲。
說到日系機,我最近就跟一個發燒友談論器材的時候,他對日系機特別有偏見,總是覺得日系機的聲音是高音亮亮的,中音薄,低音收緊,聲音聽起來有冷調的感覺。然而,單論NT-505SE自身的聲音特質而言,NT-505SE的聲音并不是被那些對日系機抱有偏見的燒友所認為的“日本味”。相反地,NT-505SE的聲音所追求的是全頻的聲音均衡度,而且中正大氣,有良好的聲音開放性,整體的音色所呈現的是溫暖的,豐厚的特質,同時又有不錯的全頻清晰度,且不覺得有顯著性的偏科,聽人聲、或者簡單的幾件樂器演奏的音樂。NT-505SE的表現是很讓我滿意的。聽RR公司HRx格式發售的錄音時,NT-505SE給我的感覺同樣良好。如《火鳥》選段里面,NT-505SE的聲場拉出了寬度和深度,而音樂里面那個襯底的低音,不但干凈,且能沉下去,而不是那種堆積如山般的能量。而在《骷顱之舞》里面最爆棚的部分,NT-505SE的聲音的扎實感和規模完整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NT-505-SE內置了流媒體播放模塊,可以通過DLNA方式來播放網絡上的流媒體音樂
在高級音響器材上用HWA藍牙協議聽音樂對我來說還是頭一次。對于華為的HWA,如果你拿SBC、Aptx-HD 之類的編碼格式跟它比的話,那我就建議你沒必要白費功夫。特別是在線播放高質量的音樂時(如QQ音樂上的HQ品質),HWA在音質上的優勢(包括聲音信息量、聲場立體感)還是很明顯的 。然而很多人都喜歡把它跟SONY的LDAC來作為參考對象。畢竟HWA在規格上與LDAC沒太大的區別,可以說就是HWA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LDAC。話說回來,HWA和LDAC盡管在規格上很接近,但在NT-505SE上聽的時候聲音差別還是很明顯的。LDAC在中高音部分的鮮活度是明顯的,聽小提琴,吉他之類的音樂,LDAC的聲音似乎要來得有清脆利落,有能討好發燒友所喜歡的線條感和顆粒感,音色上也顯得清新明快,而HWA在中音的厚度,整體音色上會偏暖一點,聲音會有更好的飽滿度。
我的NAS里面的音樂文檔絕大多數都是PCM規格的,只有少部分是DSD(多數為DSD64),但我在聽NT-505SE的過程里面都會將數字音樂文檔全部轉成DSD256格式來聽。為什么我會這么做呢?從技術角度來說,NT-505SE使用的是AKM公司的AK4497 DAC芯片是一塊能直接對DSD信號進行D/A轉換的芯片。這塊芯片在處理DSD格式的時候是繞過DAC芯片內部的DATTSoft Mute和Delta/Sigma部分,直接把信號傳送到SCF(開關電容濾波器)里面做D/A轉換的,這樣的話會使得整個D/A轉換的流程會變得更簡單,響應速度更塊。而且當采樣率越高的時候,信噪比會越高。
轉換成DSD256的過程,我主要是通過Foobar2000的DSD插件里面的DSDProcessor功能來實現,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NT-505SE內部的超采樣功能將輸入數字信號轉換成DSD。前者用于PC HI-FI下使用,后者是流媒體以及藍牙播放模式下使用。到底轉成DSD之后再播放會對聲音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如果是從PCM轉到DSD256來播放,聲音聽起來是顯然的變厚,變溫暖了,中高頻的聲音是明顯地變內斂,樂器的聲像也會相對變大一些,聽古典奏鳴曲,或者人聲的錄音時的感覺是挺不錯的,聲音顯得豐滿,有撐滿音箱的感覺。而且從整體的平衡度和耐聽性,轉成DSD來播放是不錯的選擇。
AKM AK4497 DAC芯片內部在處理DSD數字信號的時候能夠直接將DSD信號送到芯片的開關電容濾波器里面直接進行D/A轉換
就NT-505SE 定價而言,對于老燒們而言,它最多屬于入門級機型;對于新燒們而言,它卻屬于高端貨。但事實上,它的定價在發燒友圈子里面屬于挺好接受的產品,且功能也齊全。更重要的是,NT-505SE在聲音方面的表現是中正大氣,著重于聲音的平衡度,我認為NT-505SE是對得起它的售價。
器材類型:網絡流媒體播放/DAC/耳放/前級多功能一體機
使用DAC芯片:AKM AK4497(每聲道一片)
支持最高數字音樂規格:32bit/768kHz PCM、DSD512
數字播放方式:以太網、藍牙5.0、USB外置存儲器讀取方式(前置USB Type-A接口)、USB音頻(USB Type-B)
網絡流媒體部分:支持MQA解碼、TIDAL,Qobuz 和Roon ready音樂訂閱服務
模擬部分:TEAC-HCLD 輸出緩沖電路、 TEAC-QVCS音量控制電路
適用軟件:TEAC HR Audio Player、TEAC HR Streamer移動端App、Bulk Pet數字傳輸方式
外形尺寸 290 × 248.7 × 81.2mm(寬 × 深 × 高)
重量 3.9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