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 Bar 9.1:不玩虛擬聲道!直接給你真 5.1.4 聲效的分體式 Soundbar
2020/7/6 10:43:09
|
近年 Dolby Atmos Soundbar 設計主要有兩種,入門型號多數採用 DTS Virtual:X 的虛擬 3D 音效,高階型號就配備向上發聲單元,通過反射方式輸出天花聲效。不過講到平面的環繞聲,多數都是通過牆身反射方式獲得虛擬聲道。今次 JBL 推出的「Bar 9.1」Soundbar 除了通過由主機分離的無線后置音箱,提供真正后置聲效之外,主 Soundbar 同后置設有共 4 組向上發聲單元,可以輸出真正 5.1.4 的 3D 環繞聲!
Soundbar + 分體式后置 + 超低音組成真 5.1.4
JBL Bar 9.1 的無線環繞音箱單元可以由 Soundbar 主機的左右「分離」出來,放到梳化等聆聽位置的左右兩邊后少少的位置,配合 Soundbar 主機組成完整的 5 個環繞聲道。Soundbar 配備了 4 組賽道型低音單元,3 組 20mm 高音單元負責左、中、右的前置 3 個聲道,2 組上向全頻單元就負責前面的天花聲道。無線環繞音箱單元除了同樣配備 20mm 高音單元提供后置聲效之外,更同 Soundbar 主機一樣各配備一組向上的全頻單元,輸出后面的天花聲效,配合 10 吋單元的無線超低音音箱,提供完整的 Dolby Atmos 以及 DTS:X 的 5.1.4 音效輸出,總輸出功率更達到 820W,實試大約 100 至 200 遲的空間都足以應付。
Soundbar 左右兩邊各有一組可以分離的無線環繞音箱單元,插在 Soundbar 上就可以進行充電,充 3 小時就可以連續使用 10 小時。
無線環繞音箱單元採用磁吸式設計,吸力幾大,稍為插入就自動吸實,不怕有甩出來的情況。
Soundbar 主機和兩組無線后置設有 4 組斜向上發聲單元,提供 4 個天花聲道輸出。(官方相片)
跟機的配件亦都有保護蓋,在后置音箱分離的時候蓋上原本的觸點部分,美觀實用,照顧幾周到。
無線后置音箱亦都有獨立的電源開關,電量不足的時候 Soundbar 的顯示屏亦都會有訊息提示。
4K、Dolby Vision、eARC、AirPlay、Chromecast 全齊
無線后置接上 Soundbar 充電 3 小時就可充滿,電量有成 10 小時,足夠睇三四套戲,甚至連環煲劇都無問題。Bar 9.1 設有 1 入 1 出的 HDMI,支援 4K HDR 的影像,連 Dolby Vision 都同樣兼容。此外亦配備 eARC 功能,HDMI 連接電視可以直接回傳 Netflix、Apple TV+ 等串流影片的 Dolby Atmos、Dolby Digital 音效,相當方便。另外還有一組光纖輸入,要額外再連接器材出聲都可以,雖然無法連接大量器材,不過基本睇戲、聽歌都相當足夠,因為 Bar 9.1 的播歌功能一樣十分齊全。除了「基本」的藍牙之外,還有 AirPlay 2 以及 Chromecast,同時照顧到 iPhone 及 Android 用家高質素串流聽歌的需要,可以說是一個影、音兩方面都相當完善的配套。
簡易 2 Step 自動音效校正:
1、將后置音箱放在聆聽位置,例如坐于梳化并放在自己左右兩邊,按下遙控 HDMI 鍵 5 秒,后置音箱發出測試聲并進行量度。
2、將后置音箱放在實際使用時擺放的位置,再按下遙控 HDMI 鍵 5 秒,后置音箱發出測試聲進行量度并完成校正程序。
Soundbar 主機設有開關、音量、訊源的基本功能按鈕,兩邊亦都有收音咪孔用作自動音效校正。
前面板設有顯示屏,可以顯示音量、訊源、音效設定等資訊。
HDMI 支援 4K HDR 以及 eARC 功能,另有光纖、USB 及 LAN 接駁。
無線超低音配備 10 吋單元、300W 輸出,在 Soundbar 配套的超低音當中算得上「巨人」。
兩組后置可以利用附送的掛牆架固定,也提供了「快拆」方便隨時取下,另外 Soundbar 主機也附送掛牆架,周邊配件齊全。
無間斷連貫環繞 天空聲道也準確
安裝連接好 Bar 9.1,第一件事當然就是接駁 Wi-Fi,利用 Chromecast 或者 AirPlay 就可以很方便地將 Wi-Fi 設定分享到 Soundbar 連接上網。開聲先用 Chromecast 聽下歌,不得不說 Bar 9.1 用來聽歌幾有驚喜,人聲清晰立體,樂器質感都呈現得相當不錯,估唔到主力用來睇戲的 Soundbar 都有這種表現,值得一讚。簡單進行自動音效校正,將無線后置擺好之后,就正式試下睇戲效果。第一套「戲」當然就系試好實用的《Dolby Atmos》示范碟,〈Leaf〉、〈Amaze〉、〈Horizon〉幾段,雀仔兜圈飛過、樹葉飄落、青蛙跳起的音效連貫性一流,有「真后置」的確與別不同,雀仔真的由前到后清晰飛到一個圈,完全無斷聲。
再試《鬼影特攻:以暴制暴》和《水行俠》,前者是 Netflix 串流以 eARC 回傳,后者是 UHD Blu-ray 的 Dolby Atmos 音效,天花聲道的定位都相當不錯,有 4 組天花反射單元的確有優勢,上方的前后左右定位比起單靠兩個聲道清晰不少,亦都更準確細緻一點。上方的音場可以進一步拉闊,水行俠兄弟對決一段的雨聲就包圍得相當緊密而且有質感。雖然一些撞擊、打斗聲的結像仍及不上真正天花音箱,不過這也是反射式音效的限制了。另外,10 吋的低頻輸出幾強勁,量感和沖擊力都充足。至于調節音效就相當方便,通過遙控可以獨立調節后置(REAR)、天花聲道(ATMOS)和超低音(BASS)的輸出,簡單直接。如果可以有一些預設的電影、音樂等場景模式可以快速設換就更好,雖然 Bar 9.1 調聲完后的音效其實幾「萬用」,基本上睇戲、煲劇和聽歌套用同一個設定都通用,稍稍微調一下低音就可以。
簡單易用、適合任何環境的真 3D 音效
JBL Bar 9.1 的 5.1.4 聲道做出來的包圍感相當全面,最重是簡單擺位,無需太理會使用環境、有沒有牆身反射之類的限制,就已經享受到完整的 3D 聲效體驗,相當難得。因為的確其他產品有 Bar 9.1 的方便就無法提供它的音效,有它的音效就沒有這種方便的安裝方式。一萬元大約是「真 Dolby Atmos Soundbar」的入場價,Bar 9.1 提供到無線后置、4 個天花聲道,對于想家居簡單安裝就享受到真正 5.1.4 3D 聲效的用家,可算是現時最方便又好聲的最佳選擇。當然,如果遙控可以提供到一些預設音效模式選擇就更好,另外若有更精細的獨立聲道調校相信可以進一步提升效果,不過這樣可能就與簡單易用相違背了。
Bar 9.1
聲道:5.1.4
輸出功率:820W
HDMI:1 入 1 出(支援 4K HDR pass-through、eARC)
音訊輸入:光纖、AirPlay 2、Chromecast、藍牙 4.2、USB
體積:884 × 64 × 120mm(Soundbar)、173 × 60 × 120mm(每隻環繞音箱)、305 × 440 × 305mm(超低音)
重量:3.64kg(Soundbar)、0.72kg(每隻環繞音箱)、11.1kg(超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