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以情、如沐春風: 聽PMC Twenty5 26i落地音箱
2020/9/5 15:13:24
|
在所展示的音響系統中,并非每一項都是動輒百萬、高不可攀的器材,相對地有許多中級價位的好器材,是更多數發燒友所能夠負擔而且聲音同樣非常具有水準,例如我今天聆聽的英國PMC Twenty5 26i落地音箱,搭配的也是自家的cor綜合擴大機,這是適合發燒友想進一步升級器材的射程范圍,配上一部夠水準的訊源與相關線材仍能控制在百萬預算內,而且聲音絕對不會令人失望。
PMC Twenty5i系列是由原本的Twenty5更新而來,”i”代表的便是improved-進化,在Twenty5i系列中有多項產品,包含2款書架型音箱Twenty5 21i與Twenty5 22i,3款落地型音箱Twenty5 22i、Twenty5 24i與Twenty5 26i,另外還有1款中置音箱Twenty5 Ci,如果再搭配PMC的超低音能組合成一套高水準的完整家庭劇院系統。
在過去Twenty5與現在的Twenty5i兩個系列之間,有了幾項變化與技術更新,首先設計團隊加強了箱體結構,并更新了落地音箱的底座,與地板有更好的隔離,并進一步減低不必要的箱體共振避免聲音受到染色與失真,保持音色中性,讓音像清晰度有更好的表現,進而讓音場3D描繪能力更強。
接著是使用新的19mm SONOMEX?軟半球高音單體,源于fact系列旗艦音箱fenestria所使用的高音單體,由PMC與挪威單體制造廠SEAS共同開發而成,并將其安裝在34mm滾動懸邊(roll surround)正中央,使得兩者猶如兩個共同運作的單體,中央負責聲音擴散性,周圍則負責大音量傳遞,加上新設計由玻璃纖維復合物制作的超硬HF擴散障板與格柵網能更擴大適合的聆聽位置。
在新的Twenty5i系列中另一項重大改變是分音器的更動,比起前作系列降低分頻點,讓低音單體更能專注于低頻工作范圍,也確保高頻段音樂不受到中音單體的影響,Twenty5 26i的分頻點設定為400Hz與4KHz,為3音路設計。Twenty5i系列使用復雜的分音器設計,以軍用玻璃纖維為濾波基板,確保正確的頻率范圍能傳遞到正確的單體,使用厚銅作為訊號傳遞路徑材料,元件皆為人工精選,音箱端子座落的端子板選用對磁性不敏感的不銹鋼材質。
本次試聽的Twenty5 26i是系列當中最高階也是體型最大的落地音箱,箱體由40mm HDF制作,事實上高度為1025mm,深度為365mm,寬度192mm(底座寬275mm),本身為5度向后方傾斜,我認為并不大,一般家居中的活動空間都很適合擺放,不會有視覺上的壓迫感。此型號采用3個音箱單體,除了上述的全新高音單體外,26i是系列中唯一使用50mm軟半球型中音的款式,與旗艦fenestria使用的中音單體設計一脈相承,對于聲音的細節與解析能力有特別好的呈現能力,質量輕盈且擴散角度大,也是這對Twenty5 26i特別需要受到矚目的原因。
在PMC的音箱設計中,優化傳輸式(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 ATL)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此項設計優點在于重生更自然、更具細節的聲音,無論音量大小都能有能量豐富充沛的聲音,更能在小尺寸箱體中創造更深沉的低頻。在設計中,PMC善用了傳輸式長距離特性,途中的聲學泡棉會將低頻以外的頻率吸收去除,維持了低頻的清晰度,且不影響中頻與高頻,并能擴展低頻響應,并讓聆聽者感受到的似乎是更大型音箱所發出的聲音。而由于傳輸式特性,能讓低頻延展性無論音量大小都能維持清晰充足的能量。
PMC的低音反射孔通常設置在前方,Twenty5 26i也是一樣,在反射孔開孔處有著圓弧形如葉片般的配置,這是PMC的專利技術Laminair?,這是一種空氣力學的導波技術,發想來自于F1賽車上,有利于收到壓力的空氣流動,使低頻在經過反射孔排出時,減低氣流噪聲并加速空氣由箱內排出,保持速度與清晰度,低頻的動態與解析度都能有更好的呈現。
原廠示意圖,中央是采用Laminair?專利技術的空氣流動狀況,右邊則是沒有Laminair?時的狀況,相較下使用Laminair?時空氣流動的路徑筆直明確,當然也就較快速且可控。
PMC Twenty5 26i采用170mm長沖程g-weave?低音單體。
底座在這次”i”系列中獲得更新。
搭配的擴大機是自家的cor綜合擴大機,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獨立擴大機產品。cor的含意是心臟、靈魂、心智之意,意味著他的目標為擔當系統中最核心的關鍵,并充滿音樂的喜悅。這是一部純類比的綜合擴大機,內部不帶數位類比轉換電路,當然也更不具數位輸入。cor是為AB類擴大電路,8歐姆阻抗下為95瓦輸出,4歐姆阻抗為140瓦輸出,具有1組XLR平衡輸入與4組RCA非平衡輸入,當天我聆聽這套組合對他的表現相當有好感,雖然主角是音箱,但還特別問了代理這臺器材的資訊,以及表現及售價而言相當值得關注。
這部cor的機身上印有25周年的紀念標志,就是限量款,但這部器材仍然量產只不過之后的就沒有這個標志。
聆聽時訊源搭配的是Limin數位串流播放機,但其沒有解碼功能,便由Esoteric K-05X做為解碼,后來也直接以K-05X播放CD聆聽。無論是哪種方式,Lumin與Esoteric都是我們相當熟悉器材,但搭配PMC的聲音卻是我過去不曾聽過的特色。以2015年香港音響展的紀念示范片為參考,先播放了張學友<怎么捨得你>與Eva Cassidy<Field of Gold>,聲音的解析度與細節非常充沛,可以說是我在外面少數聽到細節這么清楚的,我知道這是主人家鼎捷音響張老板的特色,過去多次在此處聽YG也同樣是細節極多,清晰度極高,只是沒想到PMC Twenty5 26i能做到的也那么足。另外Twenty5 26i的音色令人如沐春風,乍聽之下會覺得中性偏暖,但仔細一聽并非暖聲,而是聲音密度堆疊起來的厚度,聽到此處也是我不禁詢問代理擴大機資訊之時,原以為這個尺寸會是D類擴大機,當時才知這是AB類而且不帶數位電路,也難怪整個聲音很帶類比味,但沒有沉重感,仍然保持靈活輕盈的步伐,且盡管用的是網路串流播放,也沒有數位感。
接著以CD播放Jennifer Warnes的<The Well>,這張唱片雖然我很少聽,但也是錄音與曲目都非常棒唱片。PMC的聲音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自然,尤其在聽人聲的時候,整個音樂流暢度非常順暢,人聲經過電子器材與音箱重播卻是相當擬人化,富有”人味”的聲音,就好像一群人聽著音樂聊天,Jennifer的歌聲就像是多了個人在現場聊天,很自然就融入真人之間的交談。且不管大聲與小聲或是和緩與快速,在音樂變化之間銜接流暢,毫無突兀感。我不確定這樣特別和善自然、高描繪力與解析度的聲音是否都是鼎捷音響張老板的功勞,但可以肯定的是Twenty5 26i不但很好,還是我很喜歡的聲音類型。
接著張老板推薦我一張Andre Cluytens指揮的貝多芬9號交響曲,這張是SACD,聆聽時我們用Esoteric K-05X播放SACD層,如果您家中沒有SACD播放機還是能夠播放這張唱片的CD層。剛開始并沒有以相當大的音量聆聽,但這套系統將樂曲的層次感展現得相當細致,弦樂群起的流暢度和龐然感非常好,弓弦之間快速拉動的細節與起伏很自然存在聆聽空間中,盡管以低音量聆聽,向下潛入的低頻卻很足夠,Twenty5 26i改良過的傳輸式設計與一般僅依靠單體與箱內空間擠壓出的低頻在聽感上、身體感受上非常不同,就算轉往大音量聆聽,這樣的低頻仍然服順、自然地向下潛去,沒有被嚇到或是失控的狀況,而且速度反應竟然還相當地快速敏捷,并不拖戲,是真得相當特別而且好聽、耐聽的聲音表現。
最后以<TIME OUT>結尾,首先爵士樂的氛圍感呈現在這套系統下真的是輕輕松松,音場的寬度與深度恰到好處,今天聽下來的人聲與爵士樂無論音色、氣氛、柔情、細節或場面那真是不好挑剔了,Twenty5 26i表現的是極為舒服的聽感,而且聲音解析度和細節一點都不亞于百萬等級或是以解析著稱的音箱,能聽到這樣水準的聲音已經完全超出我抵達時的預期,半小時內就聽得我一愣一愣的,如果說真的是愛聽音樂的人,那這套系統是很能夠滿足你的,因為他的音色、表情、細微表現、耐聽度都是非常高水準,雖說是第一次仔細坐下聆聽PMC的音箱,但真的是打動到我的心坎深處了。
● 英國設計手工制造
● 暢銷系列Twenty5的改良之作
● 全新19mm SONOMEX?軟半球高音單體
● 全新50mm軟半球型饅頭中音單體,本系列之中唯一使用
● 全新改動的分音器設計,復雜度與用料規格更高
● 更新箱體結構與底座,增強避振能力
● 專利優化傳輸式設計ATL?
● 專利空氣力學導波片設計Laminair?
● ATL?與Laminair?搭配創造深沉、快速的低頻能力
● 低音單體: PMC 6.5”/170mm g-weave?振膜
● 中音單體: PMC 50mm 軟半球
● 高音單體: MC/SEAS®, 19mm twenty5i系列, SONOMEX?纖維軟半球
● 分頻點: 400Hz、4kHz
● ATL?有效長度: 3.3公尺
● 頻率響應: 27Hz – 25kHz
● 阻抗: 8歐姆
● 效率: 86dB (1W, 1m)
● 尺寸: H 1040mm (+20mm 腳釘)、W 192mm (275mm 底座)、 D 439mm (+15mm 網罩)
● 重量: 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