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評析
展現更多音樂細節-Logic A-35 II & A-35 II進階版
2016/7/20 17:16:42
|5261
兩年前,Logic A-35剛推出的時候,友刊對于該款綜合擴大機的高度肯定,不僅讓A-35迅速竄紅,更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當時編輯部也收到一臺全新的A-35測試機,并由另一位主筆陶忠豪負責測試(「輕松一下又何妨─Logic A-35綜合擴大機」),對于A-35輕松自然的聲音表現給予相當不錯的評價。
不過,評論中沒提到的是,那臺A-35最后被我留下了,坦白說,原先并沒有特別注意這臺「當紅炸子雞」,反而是那篇評論才勾起我的好奇心,于是趁著產品尚未歸還之前,趕緊搬回去和家中書架喇叭做「測試」,輕松又略帶暖意的A-35果然符合我的居家聆聽需求,再加上萬元出頭的平實價格,當下自掏腰包把A-35買下來,讓我在平日喝茶、聊天或看書、寫稿時也有舒服的音樂相伴。
一口氣推出兩種型號
日前代理商偉盛音響告訴我,A-35終于有第二代版本了,而且一口氣還推出兩種型號:A-35 II和A-35 II進階版,為瞭解一代與二代之間的差異,我把家中已經服役兩年的A-35帶回編輯部和新同學比拼一番。
先從外型觀察,A-35和A-35 II的相似度高達99%,只有A-35 II進階版在外型上有小幅度修改,將音量、高音、低音與平衡控制改換成較精緻的旋鈕,腳墊也略作修改,加強避震能力,另外在機殼上方偏后的位置貼上「進階版」的貼紙做識別。

由上而下為A-35、A-35 II和A-35 II進階版,外觀差異不大,僅進階版在旋鈕部分略作修改。
進階版升級幅度較大
打開機殼直接對照,三臺綜擴的電路佈局看不出明顯差異,然而真正的改版重點,在于內部元件升級改良,升級幅度也有所不同。A-35 II僅做小部分修改,例如將電源線改為可更換式設計,讓用家可以自行選擇線材升級,另外原廠表示,A-35 II使用了3顆已經停產10年的精選絕版OP ,而且增加了安規測試,讓消費者用得更安心。

前后兩代的電路架構基本上完全相同,最容易發現的是左、下兩臺A-35 II和A-35 II進階版的電源線採分離式設計,和右側的A-35不同。
至于A-35 II進階版(以下簡稱進階版),除了先前提到的小改款之外,還用了更多發燒好料,例如Audiopoint專為音響電路開發的高品質電容,它是由鋁金屬化的聚丙烯薄膜組成,卷繞成圓筒狀,因此電容呈現圓柱型。表層再蒸鍍上一層金屬薄膜,藉以降低電感值,原廠進一步表示,Audiopoint具有,極低電介質吸收因素、很低的等效串聯電阻值、極低的電感、頻寬非常寬闊、阻抗特性非常線性、極低的損失角,以及非常高的絕緣電阻。此外,進階版的喇叭端子配線也升級為Logic自家鍍銀線材,保險絲選用德國鍍銀保險絲,外層再以手工覆上一層特殊銅箔,加強EMI隔離能力。在變壓器的部分,新一代機型并沒有改換用電效率較高的環形變壓器,反而堅持傳統EI變壓器,看得出廠商為了好聲的堅持,甚至連電容都使用了兩顆10,000uF的日本Rubycon電容。

大致瞭解A-35 II和A-35 II進階版的改款內容后,還是得要實際聆聽才能得知前、后兩代之間的聲音表現有何不同?本次搭配聆聽的訊源為Blacknote DSS30 Tube和Audio Space CDP-8A,喇叭則是Elac JET 310.2 CE書架喇叭,姑且不論聲音表現,這三臺綜擴已經讓Elac喇叭展現出不凡氣勢。
人聲解析力逐漸提升

先聽季小薇同名專輯「Zee Avi」,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女孩,2年前開始將自己的歌曲創作上傳到YouTube,原本是想跟親朋好友分享,后來逐漸獲得世界各地網友們的熱情回應,創下超過150萬人次點閱,并獲得美國唱片公司青睞,有機會在海灘男孩杰克強森的太陽能錄音室錄製她的創作專輯。她的歌聲輕快卻帶著慵懶的氣息,在A-35上聽起來非常舒服,感覺歌手很靠近,連薩克斯風吹奏也是暖暖的,整首曲子表現得相當輕松,即使重複播放幾次也不會感到厭煩。改換A-35 II之后,季小薇嗓音出現些許變化,溫和中帶有一股清新氣息,也聽得出薩克斯風的銅管光澤,歌手位置稍微向后退,但不是非常明顯。
改換進階版之后,聲音的變化就更明顯了,連聽三首《Bitter Heart》、《Poppy》、《Honey Bee》,人聲解析力明顯提升,咬字時的微弱氣音跟著浮現出來,不過歌手的形體略微縮小,但聲音密度和凝聚力提升,彷彿可以用聽覺描繪出季小薇歌唱時的發聲口型,歌手的位置比A-35 II還要退后一些,雖然還不能用深邃來形容音場變化,但確實聽得出三者之間的差異。就連伴奏的薩克斯風也比A-35 II更亮一些,連之前沒注意到的吉他撥弦尾音與質感都浮突出來了。
樂器定位、高頻表現都很出色

譬如烏野薰的「Piano」爵士鋼琴三重奏,進階版聽來琴鍵輕快飛揚,富有顆粒感,鈸聲清亮又不會太過刺激,對照之下,低音大提琴的低頻量感比A-35多一些,低頻控制力也有進步。
A-35的鋼琴鍵觸反而顯得溫潤許多,鈸聲變溫和了,連低音大提琴撥弦時的衝擊力也不如進階版來得強烈,但音樂的均衡感還是相當不錯,幾首曲子聽下來感覺舒服又流暢。

改聽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作品「Diabolus in Musica」,由于A-35相伴已有時日,對于A-35詮釋這張「魔鬼的顫音」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我直接用進階版聆聽,很快就發現進階版的高頻表現相當出色,三角鐵音色清脆靈快,彷彿可以聽到敲擊時產生的高頻延伸,小提琴的位置稍稍向后退了一些,阿卡多急速運弓拉奏時的高音細膩不刺耳,讓我放下手邊的筆記專注聆聽,腦中竟開始想像阿卡多不斷變換指法的畫面!雖然聆聽音量不大,到了中后段齊奏時,場面跟著展開。相較之下,A-35的個性較溫和,高頻表現不如進階版來得犀利,齊奏時的大場面也很開闊。
最后來聽聽小編制室內樂,由皮耶斯、杜梅和王健合作的「莫札特:鋼琴三重奏 K.496 & K.502」,在進階版上,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的樂器定位明確,辨識度也很高,曲子輕柔和緩,細節相當豐富。換回A-35,樂器的形體比較寬松,因此定位不如進階版來得精準,但仍是表現出溫和舒服的無壓力聆聽風格。
平價美聲 各擅勝場

A-35落敗了嗎?不!才一萬元出頭的A-35仍是一款高C/P值的平價美聲,輕松自然的音樂表現,為日常生活作息增添幾分音樂聆聽樂趣。那么A-35 II和進階版贏了嗎?倒也未必!幾張專輯聽下來,前、后兩代對音樂的詮釋風格不盡相同,與其說相互比拼,不如以「各擅勝場」來形容。A-35 II的人聲解析力、低頻控制力等方面頗有進步,會令人不由自主專心聆賞音樂中的細小細節,當然,如果你希望有更優秀的人聲解析力、更多的低頻和音場深度,不妨直接「攻頂」,A-35 II進階版的表現自然更好。
A-35最便宜,A-35 II居中,而A-35 II進階版最貴,三部器材雖有數千元價差,實際上仍屬于平價入門級產品,不如先瞭解自己的聆聽需求,才是選擇的關鍵,喜歡輕松聽音樂的朋友,A-35就能滿足你!如果想更仔細地品味音樂中的細膩之處,那就從A-35 II & A-35 II進階版下手吧!
Logic A-35 II & A-35 II進階版 器材規格
型式:兩聲道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每聲道35瓦(8歐姆)
頻率響應:5Hz~60kHz(+/-3dB)
阻尼因數:150
輸入阻抗:47k歐姆
總諧波失真:小于0.03%
Logic A-35 II & A-35 II進階版,兩聲道綜合擴大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