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歡迎來到遛音響6HIFI 請登錄 免費注冊
400-068-4885
音響評析

重播爆棚音樂仍然舉重若輕--ATC Tower SCM150ASLT主動版落地箱(一)

2016/9/2 14:43:00

|
6077
英國ATC的創始人Billy Woodman的設計哲學凝聚在那只被譽為“世上最好的中音單元”上,其設計理念是以單只中音單元涵蓋完整中音區,表現人聲、弦樂器基音,上接高音單元延伸泛音,下接低音單元打造基礎,從而成為音響圈中盛傳已久的佳話。這只中音單元不僅磁鋼碩大無朋,而且音圈同樣巨大。強磁力利于高靈敏度,快瞬變,大音圈可承受巨大功率,實現大動態。更為特殊的是,在音圈與周邊支架間,采用了上下兩層彈性支撐片,是為了改善大動態時的線性。

英國ATC的創始人Billy Woodman



有觀點認為,音響迷選擇音箱并不應感到有多困難,看看錄音室、后期制作室的大咖們都用什么音箱來作監聽的(Studio Monitor),把這些音箱買回家準沒有錯。道理并沒有多復雜,音樂制作者都使用的音箱,自然能夠滿足音樂重播的要求,把錄音混音效果悉數搬回家肯定錯不了。錄音監聽的音箱設計用于工作,要求聲音中性沒有染色、強調分析力和強悍的承載力,能夠經受長時間大聲壓而不失真,還要耐聽不刺耳,這樣才能作為監聽的基準、也才有錄音室愿意采用。印證這個觀點的成功例子多不勝數,遠有BBC常青樹LS3/5a、近有Dynaudio Acoustic、Genelec、ATC都是不少音響迷的選擇。 

也有觀點認為,音響迷家中玩音響聽音樂卻有著不一樣的訴求,音樂表現的是人類的情感,而非刻板的對錯是非,因此每個聆聽者對聲音美學的追求都不一樣。他們往往會認為太理智的聲音缺乏情感的表達、太強悍的動態難以展現音樂的感性美態,監聽音箱這類理性傾向的“工具”,但聲音往往過于理智直白,無法發出宛若柔美感動人的聲音。因此,才造就了現今音響市場的百花齊放、精彩紛呈。

英國ATC全家福

作為閱歷不淺的音響人和媒體人,我認為音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視乎個人需求和喜好。Studio Monitor也好、家用發燒也罷,其實搭配好了、調校對了,滿足自我要求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我常接觸的英國ATC,大家都知道這個品牌在專業監聽領域鼎鼎大名,全球很多著名錄音室、后期制作室、音樂廳、音樂人都使用ATC專業監聽音箱作為他們的參考標準。而ATC將專業領域的成就,套上家居化的木皮外飾就成了家用版本,因而對于鐘愛監聽風格、鐘愛高密度音質的音響迷,ATC的家用版本音箱無疑是正確的選擇。ATC的中性監聽風格能夠中肯反映出前端器材的性格和性能,因此前端用的音源與前級就成為搭配監聽音箱的、調校聲音風格的關鍵和樂趣所在。事實上,專業監聽與居家視聽的分野并不是這么絕對,專業監聽求的是真,居家視聽則希望在真的基礎上再多加一些美的成分,讓聽音樂更為享受,也因此ATC針對家用需求開發了不少產品,讓發燒友也可以體驗ATC浸淫監聽領域多年的成果。

SCM150ASLT

這次聆聽的ATC Tower系列型號SCM150ASLT的主動版落地箱,在同系列中位列老三,上有SCM200和SCM300ASLT,型號數字后綴的ASL代表采用主動版有源功放設計,T代表落地設計的意思。前幾年,200/300這兩個型號在國內音響圈可算得上名噪一時,在多次音響展近兩百平米的劇院式展覽空間中震撼全場;在星海音樂廳舉辦的廣東十大發燒唱片頒獎典禮上技驚四座,歷年均獲得與會的錄音室、音樂人的一致好評,他們紛紛贊揚:只用一對音箱,竟然能夠在舞臺中呈現出如同樂團現場演奏的效果,而且音色音質都極具真實感,對于家用音響而言能擔次重任簡直令人難以相信。其實他們很多人或許不知道,ATC在全球眾多音樂廳承接了擴聲與控制室、錄音室監聽等工程,因此現場擴聲對于ATC而言已是駕輕就熟。在諾大的音樂廳中面對幾百人,ATC音箱高密度的音質和超大音量仍能維持超低失真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爆棚時舉重若輕、游刃有余。


除了在大空間中施展拳腳,也曾多次在力高40多平方米的試音室和陽江李先生的音響博物館中領略過200/300的威力。在這種類似家居環境的中小空間中,顯然兩對大音箱的超高能量感都多得裝不下,而且對于常規的沙發坐姿而言,兩款音箱都顯得太高了。通常我們建議安坐后耳朵和音箱的高音水平,對于大音箱起碼也得與中音單元水平,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聲軸響應和準確相位。但面對200/300,我們壓根只能直接面對著低音單元的狂吼,龐大的能量幾乎就掩沒了高音的珍貴細節。因此在一般家居環境,除非用家也設計了階梯狀聆聽位置,不然是很難發揮200/300的真正威力的。在力高的試音室中,蘇立群老師講演的活動使用SCM200,在場有音響迷爭議音箱擺位有問題,低音過剩音質不夠活躍,其實他忽略了聆聽位置高低影響的嚴重性。


那是否家庭玩家就不適合玩ATC大音箱呢?非也,只要你眼光看下一點,就會發現這對SCM150ASLT的設計正恰到好處。比如身高,由于采用三路三單元設計,因此安坐沙發后耳朵基本和中音單元水平;同時,只用一只低音喇叭,低頻的能量因而更適合玩家的需求。但你卻無需懷疑SCM150ASLT的總體素質,相比SCM200ASLT,它僅是每聲道少用了一只低音喇叭,箱體矮了而已,至于ATC的殺手锏75mm“饅頭”SM75-150中音,以及全新匹配自家研發的25mm釹磁軟球頂高音則完全一致,依然維持ATC最高的等級。換句話說,SCM150ASLT除了低音規??深A見性較200/300有所取舍,其余設計用料毫不妥協。

SCM150ASLT 低音喇叭

ATC音箱設計上最重要的特點有二:一是絕不使用金屬振膜;二是使中音單元的頻率響應盡量寬廣。ATC認為,任何金屬制的硬振膜本身的諧振對聲音有負面的影響,故此ATC始終堅持使用軟質振膜的單元,以求得聲音的純正柔和。除此之外,科學驗證人耳在500Hz至3kHz之間特別敏感,因此若分頻點落于其中的話,那即使喇叭單元有輕微的相位誤差或者頻率銜接的問題都會顯得格外礙耳。ATC的做法便是設計了著名的SM75-150SuperDome中音單元,這個單元的頻率應寬達300Hz至 4kHz,正好避開了人耳最敏感位置,令所展現的樂音自然純真,干凈無染。而高音自然是ATC近年自主研發的1吋SH25-76S軟球頂S-Spec釹磁單元,高頻延伸性能和分析力都較以往使用的產品高出不少。低音單元則是采用Super-Linear超線性驅動單元技術的15吋單元,其長磁隙短音圈的設計產生對稱、線性的磁場,使音圈的運動完全處于磁場范圍,配合獨家的渦流線性磁性物質,可以抑制音圈在運作時因電磁性系統所產生電磁感應的渦流,以免渦流影響單元的聲音表現。

SCM150ASLT 中音喇叭

以往有不少玩家頭疼于無源版的ATC音箱靈敏度偏低,而且往往需要大功率卻兼具好音色的功放,才能玩出好聲音。但我們都知道ATC的專業產品都采用內置功放的有源設計,家用版多款型號也延續這個傳統,那你不認為這才是玩好ATC最合理的選擇嗎?內置有源功放的好處有很多,首先是主動式電子分頻的設計,避免了無源分頻器所帶來的無法完全避免的誤差和相位偏移問題。另一方面,經分頻后的低電平信號會送入想對應的功率放大器,推動特點的喇叭單元發聲,因此也就大大減輕了每路功放的工作負擔,而且功放直推喇叭也帶來極高的能量轉換效率。由內置的功率放大器參照了廠方P2 Dual-Mono后級的技術,采用AB類線路設計,并且全分立元件MOSFET場效應管放大輸出,配合相位校正和過載保護,提供動力充沛的驅動效能。比如SCM150ASLT的電子分音器設定在380Hz和3.5kHz,15吋口徑的低音單元負責380Hz以下的低頻和超低頻,由200W的功率驅動;而SM75-150Super Dome中音則負責380Hz至3.5kHz之間的廣闊頻率,由100W功放驅動;SH25-76S軟球頂高音則由50W功放伺候。大家可以想象,假如買的是無源版音箱,再搭配一套每聲道350W輸出的功放,那得要多少的投資才能將這對龐然大物推得虎虎生威呢?以經驗而言,350W的功放未必夠從容,500W以上比較靠譜。

SCM150ASLT 內置有源功放

技術規格
喇叭單元:高音25mmNeodymium、中音75mm ATCSoft Dome、低音375mm SL
頻率響應:60Hz–17kHz(±2dB)、25Hz–22kHz(±6dB)
匹配響應:±0.5dB
擴散角度:±80°(水平)、±10°(垂直)
最大輸出聲壓:117dB
分頻點:380Hz、3.5kHz
輸入端子:XLR
分頻器:全主動式
功放輸出:低音200W、中音100W、高音50W
體積(HWD):1104×495×635mm
重量:77kg

英國 ATC,ATC Tower SCM150ASLT,主動版落地箱
? 欧美熟juliaann厨房_老男人久久青草av高清_国产在线98视频播放_欧美黑吊粗大猛烈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