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評析
金瑯Aurum Cantus V7F落地喇叭
2016/9/7 10:37:28
|5455
原本Aurum Cantus V7F喇叭要送來試聽,可是我因為每個月都南下高雄至代理商處舉辦音樂講座,這個聆聽空間的特性已經很熟悉,另一方面是我本來就要使用V7F作為音樂講座的主喇叭,務必在演講之前調整妥當,于是決定在響音的試聽室聆聽V7F。
V7F屬于中型尺寸落地喇叭,延續V系列一貫的傳統,喇叭箱體採水滴弧線設計,但比起更上一級的V8F、V10F,V7F顯得瘦長許多,主要是低音換上7吋單體,尺寸比較小,前障板的面積也跟著縮小,塑造出V7F瘦高細長的身型。在諸多中國品牌的喇叭當中,Aurum Cantus可說是少數擁有技術的廠家,就拿V7F所使用的6.5吋中音與7吋低音單體來說,振膜材料使用三明治複合結構,以雙層非編織碳纖維振膜夾住軟質蜂巢結構材料,結合高剛性與高內阻,技術水準與歐美高階品牌相比毫不遜色。

有足夠的實力
可惜我知道有些音響迷看到中國製,就打了回票,我真要為Aurum Cantus申冤,在高雄響音音響舉辦音樂講座以來,我們一直使用Aurum Cantus的喇叭,樂曲規模大者,使用最大型的Supreme,一般的交響曲拿V8或V10也都游刃有馀?;蛟S有些人會說,音樂講座自然代理商要拿自家喇叭展示,但響音的空間可容納三十馀人,空間頗大,再加上參與的聽眾,每個人都是「吸音體」,如果喇叭無法重現充沛的能量,很容易讓交響樂聽起來軟趴趴的,沒有氣勢,可是我們用Aurum Cantus喇叭在這裡辦了兩年多的音樂講座,聽眾問卷調查滿意度都很高,可見他們的喇叭有足夠的實力。

我這次選用V7F講的題目是什麼?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這可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作品,李斯特稱其是「舞蹈的神格化」,內中的節奏感之強,可說是貝多芬交響曲當中最威猛的一首,音樂所蘊藏的能量更是持續而雄渾,這V7F比以前所使用的V8或V10都要小,可以過關嗎?講完兩場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我對V7F的表現相當滿意,本來以為7吋低音會讓氣勢弱一些,但Aurum Cantus雖然把低音單體尺寸縮小,但為了維持低頻段的量感,採用雙7吋低音單體,不僅工作效率更好,氣勢也不輸10吋低音,只有頻率延伸可能比不上大尺寸低音單體。以規格來說,V7F的頻率響應標示為37Hz~40kHz,低頻延伸似乎有些保守,但雙7吋低音單體有著充沛的低頻量感,反應速度又快,保持了輕鬆又乾淨的低頻段。

出名的鋁帶高音
Aurum Cantus最出名的特點莫過于鋁帶高音,以工作原理來說鋁帶高音可說是最理想的設計,比起發聲面積,鋁帶高音遠比一般半球型動圈高音單體要大,推動空器的面積更大,發聲就更輕鬆,而鋁帶高音的振膜薄如蟬翼,質量非常輕,可以重現近乎真實的音樂暫態反應。以V7F使用的APR 1.1鋁帶高音為例,原廠資料顯示其振膜重量為48mg,振膜工作面積卻高達1595平方毫米,工作頻寬更高達900Hz~30kHz,性能優異不在話下。其實Aurum Cantus所生產的鋁帶高音,可能賣得比他們家的喇叭要來得多,有許多歐美高階喇叭都是找Aurum Cantus「訂作」鋁帶高音,身價都比Aurum Cantus貴上好幾倍。舉這個例子并是說Aurum Cantus為人作嫁委屈了,而是要說明Aurum Cantus的鋁帶高音單體確實有獨到的技術,連歐美品牌都要來找他們訂作。事實上Aurum Cantus的國際化走得很成功,他們在1994年創業,1997年就成功研發出鋁帶高音,到2001年的時候全球已經有30個國家在賣Aurum Cantus的產品。

V7F延續著V系列的成功方程式,以鋁帶高音搭配碳纖維三明治結構振膜單體,而內部的設計細節也與高階產品相同。譬如分音器所使用的電容,高通選用M-cap Supreme MKP,OFC無氧銅電感與金屬薄膜電容則是軍規品,內部配線則是鐵弗龍披覆的OCC單結晶銅線。這些都是看不到的細節,但Aurum Cantus卻不會因為看不到就偷工減料。另外V7F的鋼琴烤漆質感也是一流,做工細緻光滑,其實近十年來大陸成為世界工廠,許多歐美一線品牌也跑到大陸找代工,直接帶動了加工水準提升,現在要找鋼琴烤漆做得比大陸好的也有,但價格肯定貴上好幾倍。
撇開技術與做工,喇叭的價值還是在聲音。來響音試聽V7F,不僅我事前要做功課準備演講,還要應付兩場貝多芬第七號音樂講座,V7F的聲音表現可說超越其身價。在音樂講座時我用的是小克萊巴指揮維也納愛樂的DG版,這張唱片長期雄踞日本唱片藝術冠軍寶座,錄音與藝術成就非凡,我在諸多版本當中挑選,最后還是選了這一版。但在講座開始之前,我在響音先做調整,聆聽的卻是鄭明勳指揮東京愛樂的版本,這是一張現場錄音,錄音時間在2006年,細節非常之好,空間感通透清晰,音樂會現場的細微聲響,像是指揮的細微呼吸、樂手翻譜的沙沙聲,這些讓人感到「如臨現場」的細節,在V7F上面絲毫沒有遺漏,當然,我不是要用V7F來聽這些與音樂無關的細節,而是要聽鄭明勳指揮的活力,在他的指揮棒揮舞之下,東京愛樂的氣勢強悍威猛,但依然保有東方樂團擅長的細膩,尤其是弦樂群的表現,即使是音樂的高潮,弦樂依然有著細膩的光澤,透過V7F的鋁帶高音重播,那弦樂真是油光水滑,明亮舒暢。

三種樂器的質地交代得很清楚

整體來說,V7F有著舒服聆聽的個性,就算播放貝多芬第七號這般猛爆的交響樂,V7F還是保有稍軟的調性,而不會有硬梆梆的感覺,而且V7F的中頻段略顯濃郁,而中低頻則帶著鬆軟的調性,與清亮甜美的高頻段配合起來,造就出V7F舒服又輕鬆的軟調氣質。其實V7F的個性是很討喜的,拿它來聽交響樂,夠份量,夠氣勢,猛爆之處不會吵雜混亂,細膩之處更能表現鋁帶高音的優點。如果拿它來聽室內樂,豐富的細節加上略帶濃郁感的中頻,很能表現出藏在音樂當中的美感,例如王健、皮耶斯與杜梅合作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音樂從大提琴的弱起拍開始,用V7F聆聽,大提琴沉穩厚實,些許濃郁的中頻巧妙地呈現出布拉姆斯音樂蘊藏的淡淡憂鬱,鋼琴則是輕輕柔柔的應和,等到小提琴昂揚的旋律加入,三種樂器交織在一起,一波又一波地撐開音樂的張力與場面,V7F把三種樂器的質地交代得很清楚,三重奏時而和諧、時而對抗的細微表情,V7F也都能適切地表達出來。
表現音樂的整體
如果要把頻段拆開來描述,V7F的高頻段有很豐富又很輕鬆的細節,中頻段則溫暖而略帶濃郁感,低頻段厚而不重,速度感很好,但我常說這般把音響拆開來描述只是文章寫作方便,實際上V7F的價值還是在表現音樂的整體,更重要的是對各種演奏的「鑑別力」。

史塔克(上),杜普蕾(下)「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的版本
回到V7F的「鑑別力」話題上,因為帶著Mac Book Pro,等于隨身有幾百張CD,我在iTunes上面選擇之前講座講過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同一首曲目就有七、八個版本可以比較。我記得演講的時候選擇史塔克的版本,演奏乾淨俐落,錄音動態也大,但缺點是音場較為前傾,主奏樂器形體清晰活生,但交響樂團則略為模糊。比較起來,馬友友的版本就比較好,不久之前還有Blu-spec版,而我Rip進去Mac的版本就是Blu-spec版,整體均衡性就比老史塔克版更好。如果要選煽情的詮釋,那非杜普蕾莫屬,用V7F聽杜普蕾,那種濃郁的氣息更是迷人,也把德弗札克那種難以言喻的鄉愁全都宣洩了出來。如果想選演錄俱佳的均衡版,我推薦麥斯基的DG版,空間深遠,主奏樂器與樂團比例適中,V7F同樣不偏不倚地呈現錄音本色。


鋁帶高音的V7F
與過去我所聽過的Aurum Cantus喇叭一樣,以聲論價,V7F還是超值一族,鋁帶高音的魅力也是V7F比起同價位喇叭更強的地方。就聲音質地而言,V7F輕鬆中帶著適度的甜潤,但V7F的表現絕對不是煽情,而是中性之外增加一點甜美,依然天生麗質,但薄施脂粉,不讓音樂咄咄逼人,而增添一些柔美。如果有讀者覺得我似乎把V7F寫得太好,沒問題,歡迎來響音參加音樂講座,現場就可以驗證Aurum Cantus喇叭究竟是不是那麼好!
Aurum Cantus V7F器材規格
型式:4單體3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APR 1.1三明治式鋁帶高音單體×1,6.5吋非編織性碳纖維與細胞結構中音單體×1,7吋非編織性碳纖維與細胞結構低音單體×2
頻率響應:37-40kHz
靈敏度:89dB
平均阻抗:8Ω(最低至6.4Ω)
建議擴大機功率:50-200瓦
分頻點:150Hz,1.9kHz
重量:45kg
尺寸:326×1,080×444mm(寬×高×深)
金瑯Aurum Cantus,V7F落地喇叭
推薦產品